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Catalog History

Baohe Halle/Halle der Wahrung der Harmonie
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
Baosheng-Tempel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圣寺历代兴废,最盛时,殿宇5000多间,僧众千人,范围几达半个镇。及至明代成化年间,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
Hōgen-Rebellion
保元之乱(日语:保元の乱/ほうげんのらん Hōgen no ran),是一场1156年7月发生于日本的内战,对阵双方为后白河天皇和其支持者平清盛、源义朝等,以及崇德上皇和其支持者平忠正、源为义等。战斗的结果,后白河天皇一方胜利。 保元之乱的双方均借助武士的力量作战,标志着武士阶层走上日本政治舞台,成为日本武家政治的开端。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语: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缩写为NATO;法语: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缩写为OTA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欧洲及北美洲国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Norddeutscher Bund
北德意志邦联(德语:Norddeutscher Bund),又称北日耳曼邦联、北德意志联盟、北日耳曼联盟,简称北德邦联,是普鲁士王国于1867年建立的邦联制国家,其领土涵盖了德意志地区的北半部。邦联内部实际事务几乎都被普鲁士王国把持,虽然它名为邦联制的“组织”,但实际上的运作模式已是联邦制的“国家”。北德邦联的成立标志着普鲁士在统一德国的过程中完成“北部整合阶段”。
Beigu-Berg
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以险峻著称的北固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 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屡废屡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
Nordseereich/Anglo-Skandinavische Reich
北海帝国(英语:North Sea Empire;丹麦语:Nordsoveldet;挪威语:Nordsjøveldet;瑞典语:Nordsjöväldet;古英语:Norþ Sæ Rīce)历史学家采用的一种形容在克努特大帝统治之下领土的说法,1016年至1035年间,克努特大帝是英格兰、挪威、丹麦三国国王并统治现今瑞典南部领土。有时北海帝国也称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帝国(英语:Anglo-Scandinavian Empire)。
Beijing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Pekinger Konvention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咸丰十年)清廷于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在北京分别与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俄罗斯帝国各自签订的战败条约。1887年(光绪十三年)与葡萄牙王国签定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亦称《中葡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的主要条文有:割让九龙予英国并纳入英属香港;增开天津为商埠;承认1858年(咸丰八年)《瑷珲条约》有效,并将原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海参崴在内)40万平方公里永久归予俄国所属,从此中国丧失对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两片海的出海口。三份条约正本由中华民国外交部保存,现典藏于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
Eisenbahnlinie Beijing-Zhangjiakou
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位于中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境内。本线由直隶总督袁世凯和会办大臣胡燏棻于1905年上奏请求筹办,并于当年开始修建,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在修造过程中,詹天佑采用“人”字形线路的方式缩短八达岭隧道的修造长度,并在开凿八达岭隧道的过程中利用竖井加大工作面,加快工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