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a Molybdenum/China Molybdenum Company Limited
Pfingstrosenfest Luo Yang
洛阳牡丹始于隋朝,盛于唐朝,甲天下于宋朝。洛阳牡丹花雍容华贵,艳而不俗,柔而不媚,被誉为“国色天香”。每年4月1日至5月10日举办的洛阳牡丹花会-洛阳牡丹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它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
Luoyang
洛阳市,简称“洛”,古称神都、洛邑、洛京,河南省辖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北与济源市、焦作市接壤。 洛阳居天下之中, 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 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
Luoyang Shi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河洛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十三个正统朝代,和二十多个政权将洛阳设为文化、经济、行政中心,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城市。洛阳也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2] 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和四项五处5A级景区,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总人口约708万人,居民以汉族为主,母语为中原官话洛嵩片洛阳话。市人民政府驻洛龙区开元大道228。洛阳市现辖7个市辖区、7个县。 市辖区:老城区、西工区、瀍河回族区、涧西区、偃师区、孟津区、洛龙区 县:新安县、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伊川县
Luohe Shi
漯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市境北临许昌市,东界周口市,南接驻马店市,西达平顶山市。沙河、澧河、颍河、清潩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全市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6万人,市人民政府驻郾城区。经济上属中原经济区,位于中原城市群的14城核心发展区,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生产肉制品、面制品、饮料和休闲食品等,每年5月还举办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知名企业以双汇、卫龙、南街村集团等为典型代表;另外盐化工、造纸、机械等产业也占一定份额。漯河市市交通便利,为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陆路交通以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宁洛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为骨干,水运交通方面有河港漯河港。文化旅游方面,以贾湖遗址、受禅碑与受禅台、许慎墓、沙澧河风景区等为代表。漯河市下辖3个市辖区、2个县。 市辖区: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 县:舞阳县、临颍县
Luohe
漯河市,河南省辖地级市,别名河上街、隐阳城,是国内首家中国食品名城,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处于暖温带的南部边缘地区,属于温暖过渡型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2617平方千米。1986年1月,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漯河市是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河南省办内陆特区,中部地区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商贸物流中心。 漯河港成为郑州都市圈南部出海口,是河南省第二大快递物流分拨转运节点城市。境内拱桥鼻祖小商桥创造了中华拱桥的典范。 漯河还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漯河市下辖3个市辖区、2个县。 市辖区: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 县:舞阳县、临颍县
Ma-Familienhof
马氏庄园是一处位于豫北殷商故地的安阳县蒋村乡西蒋村的庄园,该庄园始建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是清末头品顶戴、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西广东巡抚马丕瑶的故居。 马氏庄园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由南、中、北三区六路22处院落组成,截至2018年,共存厅、堂、楼、廊等401间。庄园的建筑全为砖木结构,灰瓦盖顶,布局严谨,古朴典雅。除北区、中区东路外,每路分四个庭院,九道大门,俗称“九门相照”。 马氏庄园被学者称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中原第一官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4月,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Mangdang-Berg
芒砀山,古称砀山,又称“仙女峰”,为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豫、皖、苏、鲁四省结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 芒砀山形成于燕山中晚期,面积16平方公里。 芒砀山因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闻名于世,中国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亦埋葬于此;孔夫子在此避雨讲学留下了夫子崖、夫子山等景观;中国最大的汉墓群汉梁王墓群星罗棋布,传承千年的芒砀山古庙会每年在此上演,是豫东集山水、人文、民俗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Süd-Nord-Wasserumleitungsprojekt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一项运营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抽调中国江淮流域丰盈的水资源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旨在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该工程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总投资预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工程由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组成,其中东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截至2021年初,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4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