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Jin-Tenpel/Jinci
晋祠,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其文化遗产价值独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汉文化特色。
Jin-Staat
创始年 前11世纪 始祖 姬虞(唐叔虞) 灭亡年 前376年 ( 11. Jahrhundert v. Chr. bis 376 v. Chr) 国都 1. 唐 2. 曲沃 3. 绛 4. 新绛 晋国是西周初期为拱卫北方而分封在今山西省境内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因都城(今山西临汾市曲沃、翼城交界的曲村—天马遗址,塔儿山之阳)在故唐都城(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塔儿山之阴)附近,故国号仍为唐,始封国君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虞,后世称为唐叔虞。虞子燮即位后改国号为晋,至此历经尧、虞、夏、商的陶唐氏唐国结束。按《春秋左传·昭公元年》,唐叔虞标志陶唐氏唐国之结束。晋国是周初三大封国之一,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称霸时间最长的一个。
Jinhou-Vogel Zun
西周晋侯鸟尊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 ,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该鸟尊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Jin-Oper/Jinju/Shanxi-Oper
晋剧,汉族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Jinneng Holding Group
大同煤矿集团/Datong Coal Mining Group
Autobahn Peking-Kunming
北京-昆明高速公路,简称京昆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G5,是首都放射线之一,北起北京,南抵云南昆明,途经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6省市区,贯穿南北东西,全长2716公里。途经主要地区有北京-保定-石家庄-阳泉-太原-晋中-临汾-运城-渭南-西安-汉中-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雅安-凉山-攀枝花-楚雄州-昆明。
Jueshan-Tempel
觉山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的觉山山腰。觉山又称悬钟山、普照寺。寺周高山环抱,寺内古柏森森,景色宜人。 觉山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 483)。 觉山寺,主体建筑分三条轴线,每条轴线从前至后都有三层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钟鼓楼、前殿、中殿和东殿。东、西、中三条轴线并立,四周围墙整齐,寺塔经辽代大安六年(1090)重修后,虽经元、明两代多次地震,至 今仍巍然屹立。塔高13层,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实心砖砌。塔内有八角形塔宝,中心有八角形塔心柱。底层可攀登,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有壁画。塔座周围有砖雕歌舞伎,是辽代砖雕艺术的珍品。
Lihuachun-Schnaps
梨花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一款著名的蒸馏酒,由山西梨花春酿酒集团有限公司制造。
Licheng
黎城县,隶属山西省长治市。位于长治市东北部。古称黎侯国,太行山革命老区,地处晋、冀两省交界。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9万亩。境内主要河流6条,其中浊漳河最大,境内全长39.6公里,县政府驻地在黎侯镇。黎城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靳家街古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黎城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文明史长达2700多年。塔坡西周古墓群发掘,证明黎城县是古黎侯国所在地。小寨村冀南银行旧址,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被誉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摇篮。1998年,民间手工艺品——黎侯布虎被中国邮政选定为虎年生肖邮票图案。黎城县下辖8个镇:东阳关镇、上遥镇、西井镇、黄崖洞镇、黎侯镇、洪井镇、西仵镇和程家山镇。
Hof der Familie Li
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李家大院位于万荣闫景村,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晋商李家的居住地,建筑风格中西融合,南北兼收,独特而精美。李家大院是中华民族善文化的“活教材”。李氏家族广做善事,历世相继,善行故事广为流传。善是李家家训,院中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百善影壁,影壁上共365个善字,是为了告诫家人,日行一善,天天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