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Catalog Review

Ehemalige Residenz von Zhengbanqiao
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 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
Keine Trennung zwischen den persönlichen Interessen von Politikern und den Interessen von Geschäftsleuten/Politik und Wirtschaft profitieren voneinander
Hangchow University
之江大学(英语:Hangchow University)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曾经存在的一所教会大学。其创制史追溯到1845年成立的宁波崇信义塾,早于1879年设立的上海圣约翰书院与1864年设立的山东蒙塾,因此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历史传承最为悠久的教会大学。最初由美北长老会创设管理;1909年,美南长老会加入共同管理,北伐战争期间一度停办,1931年向政府备案为私立之江文理学院,1948年恢复之江大学校名。1952年因中国高校院系调整解散。学校教员奔赴香港,成立香港崇基学院,后并入香港中文大学。之江大学原校址自1961年起由浙江大学使用。
Unterstützung an vorderster Front/支援前线/Support frontline
Zhiqing kehren in die Stadt zurück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知青运动风起云涌,中国知识青年走出校门,打起背包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979年1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知青问题的“六条”精神,随后,大量知青通过各种途径返城。这些被称作“知青”的人群,在经过整整十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洗礼后,终于回到城市。
Elite-Intellektuelle im Ausland gestrandet/Elite intellectuals stranded overseas
Gebildete Jugendliche beteiligen sich am Aufbau der landwirtschaftlichen Infrastruktur
作者:朱宪民 拍摄时间:1968年 内容:吉林省舒兰县红旗公社,下乡知识青年参加农田基本建设。朱宪民1943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濮城,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之一。中国摄协第六届副主席。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文化部专业职称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2025年敦煌国际摄影周组委会主任。
Gebildete Jugendliche und Bauern
1970年,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知识青年与农民一起挑着担子、扛着锄头下地劳动。翁乃强/摄。翁乃强,祖籍福建龙岩,1936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1951年回国就读于育英中学。1954年进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1964年分配到《人民中国》杂志社日文版从事美术摄影工作,曾任杂志社编委、美术摄影部主任,主任记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华侨摄影学会副会长。
Büro des Generalgouverneurs von Zhili
直隶总督署,又称直隶总督部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裕华路301号,占地30000平方米,是中国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原建筑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清雍正八年(1730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