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Catalog 福建省-闽

Pingtan
平潭县,隶属福建省福州市。简称“岚”, 西临海坛海峡,与长乐区、福清市、莆田市隔海相望:南近南日岛,北望白犬、马祖列岛。民国元年,置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主岛海坛岛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 岸线资源丰富,海蚀地貌景观遍及全区。对台交往历史久远,是祖国大陆最早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开展对台小额贸易的地区之一。
Putian
莆田市,古称“兴化”,又称“荔城”“莆阳”“兴安”“莆仙”,福建省辖地级市,位居福建省沿海中部,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东北毗邻福州市的福清市,西南连接泉州市的永春县、南安市、洛江区、泉港区,西北背泉州市的德化县和福州市的永泰县。莆田市历史底蕴深厚,建制至今已有1500多年,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基础设施完善,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湾环绕”,湄洲湾为深水良港,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福厦铁路、永莆铁路贯穿全境。市境内有广化寺、湄洲岛、南少林寺等风景名胜。湾口的湄洲岛是妈祖祖庙所在地、妈祖文化的发祥地。
Qingyuan-Gebirge
清源山(Qingyuan Mountain)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北郊,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 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是天然胜景。清源山海拔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恣百态,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
Autobahn Quanzhou–Nanning
泉州-南宁高速公路,简称泉南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72,起点位于泉州市,途经永安市、吉安市、衡阳市、永州市、桂林市、柳州市,终点位于南宁市,全长1635公里,于2015年1月16日全线通车。
Quanzhou
泉州市,简称“泉”或“鲤”,福建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福州市、莆田市,南接厦门市,东望台湾岛,西毗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市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西晋末年,中原战乱,士族大批入泉。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市境内有灵山圣墓、开元寺、洛阳桥、安平桥、崇武古城等景点,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拥有海丝国际艺术节永久举办权。
Internationaler Flughafen Quanzhou Jinjiang/Quanzhou Jinji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Quanzhou Shi
泉州市,简称泉、鲤,泉州府城又称刺桐(城)(蒙古语:ᠴᠢᠳᠤᠨ,转写:Chidun)、温陵、清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中南部沿海。地处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戴云山。晋江东溪和西溪于南安市双溪口汇合,往东流贯市区,注入泉州湾。市人民政府驻丰泽区东海街道。泉州是福建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泉州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市现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辖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 县级市: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 县: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未实际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