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Catalog Review

Parade in Guangzhou
1960年代的广州,由外国摄影家拍摄,在宾馆的楼上,拍摄者看到几支队伍正行进在大街上,最前方是巨大的红旗,上方依稀写着“高举伟大红旗”的字样,后方则跟着排列整齐的红旗和宣传牌。
Aufstand in Guangzhou
1991年作 215×130cm, 郭润文,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1955年出生于广东,浙江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班。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系副主任,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
Dreizehn Fabriken von Guangzhou/Thirteen Factories/Thirteen Hongs of Canton
1684 - 1856 广州十三行,又称广东十三行、十三洋行,是指清朝沿用明朝[1]之习惯称呼广州对外贸易特区内的十三家牙行商人。后来,这地区称为“十三行街”,“洋货行”、“洋行”成为外贸商行的通称。十三行街现为十三行路,原十三行地区位于今十三行路以南及广州文化公园一带。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批准外商在粤海关(广州)、闽海关(福州厦门)、浙海关(宁波)、江海关(松江)四个口岸经商,当时,国内外运到广东海口的商货很多,行商却很少。1686年洋商获准在广州市珠江口的一个街区居住和经商。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下令封锁全国对外口岸,仅保留广州珠江粤海关一带作为对外通商港口(锁国),及不得在中国其他地方经商。广州的洋行集中在离珠江约三百尺的十三行区。在广州立洋行的包括花旗国(美国)、红毛国(英国)、双鹰国(奥地利帝国)、单鹰国(普鲁士)、黄旗国(丹麦)、法兰西、瑞典、葡萄牙等国商人。十三洋行区除洋商、十三行外,还有官办的商行。
Eine Lehrerin unterrichtet Schüler in einer Grundschule im Kreis Tiandong in der Autonomen Region Guangxi Zhuang
1994
Guangzhou Nord-Tor
广州大北门。黎芳摄于1870-1875年。大北门在今盘福路与解放北路交会处,已于1920年代拆除。
Die amerikanische Konzession in Guangzhou und am Perlfluss
1878 赖阿芳摄
Guangzhou-Blumenschiff
1870 黎芳摄, 1859年,黎芳在中国香港,创立了第一个由中国人开设的,“华芳映相楼”。经过几十年潜心经营,华芳映相楼逐渐成为香港最有名的摄影工作室。黎芳(Lai-Afong 1839-1890) 又名芳华。 黎芳出生于广东省肇庆府高明县(今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波及,他在1850年逃难来到香港,动荡、变法、冲击、混乱是他对那个年代的最初印象。
Straßen von Guangzhou
1880 赖阿芳摄
Bildungsinstitut der Bauernbewegung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坐落在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原址为明代建造的番禺学宫,又叫做孔庙。番禺学宫始建于1370年。这座宏伟的古建筑从南到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崇圣殿和两侧东西廊庑等组成。旧址纪念馆于1953年建立,并由周恩来同志题写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牌匾,故人们常称这里为“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或“农讲所”。
Architekturzeichnungen der Sun Yat-sen-Gedächtnishalle in Guangzhou
Drachenboot auf dem Perlfluss in Guangzhou
1900摄
chinesisches Gnomon
圭表是中国古代根据日影长度变化测定季节、划分四季和推算历法的工具。圭表由“圭”和“表”组成,表是一根垂直立于地面的杆或柱;圭是一根平贴地面而垂直于立杆或立柱的水平标尺,指向正北。正午,“表”的日影落在“圭”的刻度上,根据表影的长度可以测定节气,推算历法等。比如可以通过测量两次正午时(12点整)表影长度最长时刻(冬至点)的时间间隔(两个冬至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一年的长度。通过测量正午表影长度确定冬至、夏至,进而推算回归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