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Catalog 诺贝尔奖

Igor Tamm
伊戈尔·叶夫根尼耶维奇·塔姆(俄语:И́горь Евге́ньевич Та́мм,罗马化:Igor' Yevgen'yevich Tamm,1895年7月8日—1971年4月12日),苏联物理学家,生于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191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系,后在高等院校任教。1933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53年当选为院士。由于在1934年发现契忍可夫辐射,对契忍可夫发现的“契忍可夫效应”提出完整的解释和补充,共同创立了完整的“契忍可夫效应”理论,参与发明托卡马克,塔姆在195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Ilja Iljitsch Metschnikow/Ілля Ілліч Мечников
伊里亚·伊里奇·梅契尼可夫(乌克兰语:Ілля Ілліч Мечников,1845年5月16日—1916年7月16日),出生于乌克兰,俄国微生物学家与免疫学家,免疫系统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曾在1908年,因为吞噬作用(一种由白血球执行的免疫方式)的研究,而得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因为发现乳酸菌对人体的益处,使人们称之为“乳酸菌之父”。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优势专业: 电气、土木、材料、农业、环境、机械、计算机专业、传媒学院、商学院、会计、金融等 Stärken: Elektrotechnik, Bauingenieurwesen, Werkstoffe, Landwirtschaft, Umwelt, Maschinenbau, Informatik, Hochschule für Kommunikation, Wirtschaftswissenschaften, Rechnungswesen, Finanzen usw.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lja Frank
伊利亚·米哈伊洛维奇·弗兰克(俄語:Илья́ Миха́йлович Франк,1908年10月23日—1990年6月22日),苏联物理学家,195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Istanbul University
Motto Tarihten Geleceğe Bilim Köprüsü („Die Brücke der Wissenschaft von der Vergangenheit in die Zukunft“) Gründung 1453 Trägerschaft staatlich Ort Istanbul Land Türkei
Iwan Pawlow/Iwan Petrowitsch Pawlow/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俄语: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他因对狗研究而首先对古典制约作出描述而著名,并在1904年因为对消化系统的研究得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Isidor Isaac Rabi
伊西多·艾萨克·拉比(英语:Isidor Isaac Rabi,1898年7月29日—1988年1月11日)本名以色列·艾萨克·拉比(Israel Isaac Rabi),是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因发现核磁共振(NMR)而获得194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核磁共振成像(MRI)就是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他也是其中一个最早研究多腔磁控管的美国科学家,多腔磁腔管可用于微波雷达和微波炉。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shihide Masukawa
益川敏英(日语:益川 敏英/ますかわ としひで Masukawa Toshihide ,1940年2月7日—2021年7月23日),日本物理学家,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专长基本粒子理论。 益川教授以提出小林-益川模型而闻名于世,并因此与小林诚及南部阳一郎共同获得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