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Catalog 诺贝尔奖

Carl Edwin Wieman
卡尔·埃德温·威曼(英语:Carl Edwin Wieman,1951年2月26日—),出生于俄勒冈州科瓦利斯,美国物理学家,威曼、沃尔夫冈·克特勒与埃里克·康奈尔,因“在碱金属原子稀释气体中(制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成就,以及关于凝聚特性的早期基础研究”,获颁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人平分奖金。
Karl Barry Sharpless
卡尔·巴里·沙普利斯(英语:K. Barry Sharpless,1941年4月28日—),美国化学家,前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正教授,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1年和2022年),以其在立体选择性合成和点击化学方面的工作而闻名。
Carl David Anderson
卡尔·戴维·安德森(英语:Carl David Anderson,1905年9月3日—1991年1月11日),美国物理学家,因发现了正电子而获得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Karl Alexander Müller
卡尔·亚历山大·米勒(德语:Karl Alexander Müller,1927年4月20日—2023年1月9日)是一名瑞士物理学家。1987年,他与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因在陶瓷材料超导性方面的研究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Nationale Wassyl-Karasin-Universität Charkiw
Karolinska Institutet
Das Karolinska-Institut ist eine von Europas größten und angesehensten medizinischen Universitäten, gelegen in Solna und Huddinge bei Stockholm. Das Karolinska-Institut vereinigt 40 Prozent der schwedischen medizinischen Forschung an Hochschulen und Universitäten und gilt als eine der besten medizinischen Forschungseinrichtungen der Welt. An das KI ist auch das Karolinska-Universitätskrankenhaus angegliedert.
Carolyn Bertozzi
卡罗琳·露丝·贝尔托齐(英语:Carolyn Ruth Bertozzi;1966年10月10日—),美国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会员,斯坦福大学Anne T.和Robert M. Bass人文和科学教授。此外,贝尔托齐还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2]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纳米科学研究中心“分子铸造”的前主任。[3] 她在33岁时就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4]。在2010年,她成为首位获得勒梅尔森-麻省理工学院奖的女性。2014年,贝尔托齐成为美国化学会首个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期刊 《ACS中心科学》的主编。在2022年,她与卡尔·巴里·沙普利斯、莫滕·梅尔达尔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基于在生物正交化学与点击化学上的杰出贡献。
Carlo Rubbia
卡洛·鲁比亚(意大利语:Carlo Rubbia,1934年3月31日—),出生于戈里齐亚,意大利物理学家,因与西蒙·范德梅尔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共同发现W及Z玻色子而获得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amillo Golgi
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语:Camillo Golgi,发音:[kaˈmillo ˈɡɔldʒi];1843年7月7日—1926年1月21日),是一位意大利医师与科学家,高尔基体的发现者,出生于布雷西亚。1906年因为神经系统的研究,而与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898年发现高尔基体,主要功能为处理细胞膜、溶酶体或内体与细胞生产的蛋白质,将它们分到不同的小泡,是细胞的中心传送系统。
Katalin Karikó
卡塔林·“卡蒂”·考里科(英语:Katalin "Kati" Karikó,匈牙利语:Karikó Katalin,匈牙利语发音:[ˈkɒrikoː ˌkɒtɒlin];1955年1月17日—)是一名匈牙利-美国生物化学家,专攻RNA介导机制,2023年与德鲁·韦斯曼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研究促成了由体外转录mRNA产生蛋白质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