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Yong-Fluss
甬江,古称大浃江,中国东海独流入海河流,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因宁波简称为甬,故名甬江。 从姚江源至镇海入海口全长133公里;从奉化江源至入海口长118.7公里,流域面积4518平方公里。上游源头有姚江、奉化江两支,以奉华江为正源,发源于四明山东麓的秀尖山;以姚江为正源,发源于四明山夏家岭东北眠岗山西坡;流经奉化市、鄞州区和海曙区、江东区,在宁波市三江口与奉化江、姚江汇合成甬江,并于宁波镇海口流入东海。 甬江本干即姚江、奉化江汇合于宁波市区三江口后至镇海大小游山出口段,全长26公里,流域面积361平方公里。
Rollendes Licht von Yuhang
余杭滚灯是汉族具有强烈竞技特点的民间舞蹈,流传于钱塘江畔的余杭翁梅一带。余杭翁梅又临钱塘江北岸,古代盐业兴旺,海盗频频入侵,当地民众以滚灯竞技比武,以示实力强大,海盗不敢侵犯。此后数百年间,余杭民间一直把滚灯作为一种吉祥之物、健身之宝、娱乐之器,世代相传。
Yuyao
余姚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宁波市代管,位于浙江省东部、杭州湾南岸,东与江北区、海曙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区、嵊州市接壤,西连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余姚市历史见于文献记载从虞舜开始,先后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春秋时期,余姚属越国。战国中期,余姚成为楚国辖地。秦时,余姚置县,已有2200多年建县历史。余姚市素有“文献名邦”“东南名邑”等美誉,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姚江学派的发祥地。行政区划:梨洲街道、凤山街道、兰江街道、阳明街道、低塘街道、朗霞街道、临山镇、黄家埠镇、小曹娥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三七市镇、河姆渡镇、大隐镇、陆埠镇、梁弄镇、大岚镇、四明山镇和鹿亭乡。
Yuhuan
玉环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台州市代管,是全国14个海岛县(市)之一。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经济圈南翼,东临东海,南濒洞头洋与温州市洞头区相望,西跨乐清湾大桥与温州市乐清市相连,北、东北与温岭市接壤。玉环市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地区之一; 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
Yue-Staat
创始年 (传说)公元前2032年 始祖 无馀 灭亡年 公元前222年 国都 秦余望南 埤中 大越(前490年-前470年前后) 琅琊 (前470年前后-前379年) 姑苏 (前379年-前333年) 会稽 (前333年-前222年) 越国,又作戉、于越、于粤、大越,是传说中由夏后氏少康庶子无馀于会稽 (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一带建立的邦国,在商代卜辞中也有记载这个国家,从春秋晚期的勾践吞并吴国后到战国初期的无彊在位期间,越国一直是春秋战国的一方霸主,鼎盛时期人口可达100多万,疆域仅次于楚国,东达东海,西连楚国,南接百越,北邻齐鲁和泗上,领有今天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运河以东和全部苏南地区、安徽省皖南地区、江西省东境,楚破越后越国衰微,最终在公元前222年秦灭楚之战后完全灭亡。
Yue-Oper/Shaoxing-Oper/Yueju
浙江,江苏,上海市,福建省 越剧,中国主要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浙江嵊州,兴盛于上海,主要流行于苏浙沪等地区,目前为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 越剧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Ruinen der Burg Yuewang
越王城遗址又名越王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村西北700米越王城山(又名城山)山巅,海拔128米,相传为春秋战国之际越王勾践屯兵抗吴的军事城堡遗迹,城山怀古为旧时湘湖八景之一。 遗址沿山脊的自然走向就地取土筑成,平面呈横葫芦状,周长约1091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中间低四周高,周围夯土城墙底宽6-8米,上宽1-2米,高3-5米,内缓外陡,四角设有高隆台地用以瞭望,南北两面山脊中间设唯一的出入通道称马门[3]。上山石阶称城山古道,为明代所砌,有500余级。城内有佛眼泉、洗马池、城山寺遗址和勾践祠(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建,内奉勾践、范蠡和文种像)等。1991年试掘,出土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刀、石锛、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