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Catalog Jiangsu Sheng-JS

800 mm Isopräzipitationslinie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沿线-秦岭-淮河一线重合,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是水田和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和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Personenzüge Z164/165 und Z166/163
Z164/165、Z166/163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中央直辖市上海至西藏首府拉萨之间的一对特快旅客列车,自2006年10月1日起开行,现由青藏集團西寧客运段沪藏车队负责,是拉萨的三进列车之一。列车於上海至西寧段使用25T型客车,西寧至拉薩段則使用25T青藏高原型客车,沿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兰青铁路和青藏铁路运行,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及西藏六省一市一區,全程4372公里。其中上海站至拉萨站运行44小时32分,使用车次为Z164/165次;拉萨站至上海站运行48小时13分,使用车次为Z166/163次。
Olympische Hymne/Ολυμπιακός Ύμνος/Hymne Olympique/Olympic Hymn
《奥林匹克圣歌》(又称《奥林匹克颂》;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ός Ύμνος,法语:Hymne Olympique,英语:Olympic Hymn)是奥林匹克会歌(英语:Olympic Anthem),是合唱清唱套曲,1958年第54次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上定为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会歌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亲自选择的;由希腊歌剧作曲家斯皮罗·萨马拉斯作曲、希腊作家兼诗人科斯蒂斯·帕拉马斯作词。
Statue des Overlords, der Ding hebt
宿迁市标志性建筑物
Baihe-Tempel
历史上的白鹤寺是在阳山的白鹤峰下,又称澄照寺。始建于唐会昌年间,距今有千余年历史,为当时吴中胜地。初建于唐朝会昌年间,当时一位姓丁的人家捐出白马涧的宅邸(相传为化鹤而飞的仙人丁令威的故宅)始建,五代钱氏建吴越国时,有泉水自寺间流中,寺名改为仙泉寺,当时寺内有座别院,因园大水池中生出千百叶白莲花,又名白莲禅院。白鹤寺,位于苏州虎丘区马涧路之高景山东麓,采用纵轴式的布局,依山而上的分别是御道、照墙、山门、左右为两层重檐式钟鼓楼、天王殿、传心洞、妙法洞、护法殿、佛殿(大雄宝殿)、石鱼景点、多宝楼。
Baimajian Longchi Scenic Area
苏州白马涧龙池景区——春秋战国吴王养马之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处,清朝康熙二次、乾隆六次下江南行宫所驻之址。其历史文化底蕴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乃吴王的养马之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处,如今尚有饮马池、谢越岭等遗址。龙池风景区内人文景观众多,通往龙池的小道为古御道,道两侧有清乾隆当年的行宫遗址、明朝文学家赵宧光题刻的千尺雪、寿星石,明末清初大书画家徐枋的涧上草堂及洗心泉,还有云谷飞瀑、乾隆御碑、寻马亭、水滨步道、天工石韵、十里木栈、游泳池等,做到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历史与现代相结合。
Baodai-Brücke
宝带桥(Baodai Bridge),别名长桥,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南北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口,与古运河平行,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是中国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代连拱石桥。宝带桥始建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宝带桥竣工投入使用;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宝带桥重新建设,形制与规模多基本沿袭至今。
Baolian-Tempel
徐州宝莲寺,位于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宝莲寺路5号,是徐州蟠桃佛教文化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弥勒菩萨的道场。它东临长安大道,北接驮蓝山路,南达杨山路,占地1000余亩。徐州宝莲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刘宋永初年间(北魏永兴年间),原是中国第一座有印度风格的寺庙,其祖师法显大师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西行取经归来的高僧。2009年开始重修,历时近四载落成。寺内“八殿、两阁、一院”,建筑特色尽显盛唐风格。所有建筑以通天阁为中轴南北展开,廊院回环,尊卑有序,各安其位,相得益彰。寺外菩提圣莲广场、蟠桃胜境山门、天龙八部(须弥山)广场与通天阁一道形成了蟠桃佛教文化景区的中轴主线。
Buddhistischer Tempel von Baoyan
江苏常熟寺庙,位于虞山西麓今宝岩生态园内。江南名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初名延福禅院,五代十国时期,高僧希辩复兴禅院,吴越国王钱俶施金五百两,建佛塔于院内。北宋端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诏赐《急就章》、《逍遥咏》、《太平圣惠方》等御制经卷入寺。天禧年间,宋真宗赐额“宝岩禅院”。天圣年间,宋仁宗又特赐铜铸之天齐仁圣帝像于禅院供奉。明清以来禅院屡有兴废,1999年重建,古寺新姿,更显光辉。现隐身于山湾深处的宝岩寺,既是四方信徒进香朝拜的宗教圣地,也是宾客游人探幽悟道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