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Deutsch — Chinesisch
Die Geschichte der Dampflokomotive Deutscher Wortschatz
  10 vor 3 Jahren vor 4 Wochen
蒸汽机车历史

/assets/contentimages/Dampflokomotive.jpg
 

  以蒸汽机产生动力,并通过摇杆装置驱动车轮的机车。蒸汽机车携带一定数量的煤和水,能独立行驶在轨道上。   
  蒸汽机车的发展   
   蒸汽机车问世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它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牵引力和功率的发展,表现为动轮轴数和辅助轴数的增加,锅炉和汽缸的加大;加一方面是 热效率和机械效率的发展,表现为炉床面积和锅炉受热面积的增大,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提高,废热的利用,蒸汽机的改进,滚动轴承的采用等等。
  蒸汽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形成时期(1804~1830年)  
   瓦特发明蒸汽机后,1804年英国R
·特里维西克创造了一辆铁路蒸汽机车,锅炉蒸汽压力为0.294兆帕(3.0千克力/厘米2),锅炉内装有一个平放的 汽缸。机车有两对动轮,由齿轮传动,轴列式为0-2-0。机车装有一个大飞轮,借助于它的旋转惯性动力,保持汽缸活塞的往复运动。机车重4.5吨,时速8 公里,能牵引10吨货物,5节车,可乘70名旅客。这一实践证实两个重要现象:光滑的铁的机车驱动轮可在光滑的铁轨上运行而不会空转;机车可以拖动比机车 本身重得多的东西。后人继起研究,得知轮轨间粘着力、粘着重量、粘着系数、粘着牵引力等的相互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如何利用有限的机车粘着重量牵引更多的载 重,至今仍在继续探讨。
  1814年7月英国发明家G
·斯蒂芬森造出他的第一辆机车,被誉为首次成功的机车。后来主要由G·斯蒂芬森之子R·斯蒂芬森设计建造的“火 箭”号蒸汽机车于1829年10月参加蒸汽机车比赛,以运行可靠、速度最快得奖。比赛时最高时速为47公里。“火箭”号机车采用卧式多烟管锅炉,传热面积 大,生成蒸汽快,锅胴与火箱拼接在一起,锅炉蒸汽压力为0.345兆帕(3.5千克力/厘米2);有两个与水平线成35o角斜装于锅炉两后侧的汽缸;有一 对装于机车前部的动轮,动轮车轴左右各装一曲拐,互成直角,使机车动轮曲拐停在任何位置均能起动,轴列式为0-1-1。乏汽从烟筒喷出,以诱导通风,促进 燃烧。“火箭”号重4吨,能牵引装载重量三倍于机车自重的车厢。这是第一辆初具现代蒸汽机车基本构造特征的蒸汽机车。1830年R·斯蒂芬森又造出“行星 ”号机车,将卧式的锅炉的内外火箱和烟箱制成一整体,这种形式的锅炉后称为机车式锅炉。“行星”号机车的两个汽缸装于锅炉前端的烟箱下部车架内侧水平位 置,称为内汽缸式机车,只有一对动轮,装在后部,轴列式为1-1-0。运行时上下颠抖减轻。蒸汽机车的基本构造形式除广泛采用外汽缸式(汽缸装于车架前端 两外侧)外,迄今无多大变化。
   

Dieses Bild, Video oder Audio ist eventuell urheberrechtlich geschützt. Es wird nur für Bildungszwecke genutzt. Wenn Sie es finden, benachrichtigen Sie uns bitte per und wir werden es sofort entfer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