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isch — Deutsch
Geschichte J 0 - 500 nach Christus

Han Shu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29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Luoyang-Karte in der Han- und Wei-Dynastie
Hyeokgeose
赫居世居西干(前69年—4年)是朝鲜半岛三国时期新罗的始祖,姓朴。公元4年,传位于其子南解次次雄。祖先娑苏夫人为中国出身、归化辰韩。
Goldmünze des Huvischka
Gold Dinar 胡维什卡是贵霜帝国的一位国王,大约在公元140-183年统治。Huvischka war ein Großkönig des Kushan-Reiches, der von etwa 140–183 n. Chr. regierte.
Hua Tuo
华佗(145年—208年),字元化,名旉(读音同“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方士、医师。华佗与董奉和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华佗早年游学徐州,兼通数部经书。沛国相陈珪举其为孝廉,太尉黄琬也征辟他,他都不为所动。于乡村行医因医术精湛名气渐大因而求医之人甚众。
Gelbe Turbane
黄巾之乱,又称黄巾起义、黄巾民变,是中国历史上东汉灵帝时的大规模民变,也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以宗教形式(太平道)组织的起义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由张角、张宝、张梁等人领导,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汉末三国时期一干著名诸侯群雄几乎全部都有直接、间接参与讨伐黄巾军。同时,此战亦造成各地诸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间接促成汉朝灭亡与三国时代的开始。
Christentum
基督教(希腊语:Χριστιανισμός,拉丁语:Religio Christiana,英语:Christianity ),是信仰拿撒勒的耶稣为救世主(基利斯督,希腊语:Χριστος)的一神论宗教,包括天主教(大公教会)、东正教(正教会)、新教(更正教会)三大教派分支。
Gupta-Reich
笈多王朝(319年-550年),又称笈多帝国,是以恒河流域中下游为基地的大帝国,曾统治印度次大陆中的许多地区,是印度历史上其中一个最兴盛的时期,称为印度的黄金时代,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笈多王朝的和平及富裕使得百姓可以在致力于科学及艺术的发展,在科技、工程、艺术、辩证法、文学、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宗教及哲学上都有许多的成就,这些也是印度教文化的重要成分。
Galerius/盖乌斯·伽列里乌斯·瓦列里乌斯·马克西米安努斯/Gaius Galerius Valerius Maximianus
盖乌斯·伽列里乌斯·瓦列里乌斯·马克西米安努斯(Gaius Galerius Valerius Maximianus ,约260年-311年),一般称之为 伽列里乌斯,罗马帝国皇帝,公元305年-311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