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Architecture Chinese architecture

Yandi-Mausoleum Baoji
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地处神农镇境内的常羊山之上,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炎帝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随着历史发展,其后代又沿渭水向东南又迁徙到湖北、湖南、山西等地,广义上,炎帝是一个氏族部落,存在若干世系。部族首领称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图腾。号神农氏,为神农氏族,始生地在姜水,传说在位140年。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首任帝、神农,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766——前4733年)。 二任帝、临魁,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4733——前4692年)。 三任帝、姜承,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4692——前4655年)。 四任帝、姜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655——前4628年)。 五任帝、姜宜,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628——前4582年)。 六任帝、姜来,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2——前4563年)。 七任帝、姜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4563——前4539年)。 八任帝、榆罔,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4539——前4513年)。
Paolian-Tempel
宝莲禅寺(Po Lin Monastery),或称宝莲寺,为香港一座佛教寺庙,亦为香港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新界大屿山昂坪,介乎弥勒山与凤凰山之间。寺庙前身为大茅蓬,由中国江苏镇江金山寺的顿修、大悦和悦明三位禅师建于1906年(即清光绪三十二年)。直到1924年,第一代住持纪修和尚正式命名为宝莲禅寺。
Baolian-Tempel
徐州宝莲寺,位于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宝莲寺路5号,是徐州蟠桃佛教文化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弥勒菩萨的道场。它东临长安大道,北接驮蓝山路,南达杨山路,占地1000余亩。徐州宝莲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刘宋永初年间(北魏永兴年间),原是中国第一座有印度风格的寺庙,其祖师法显大师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西行取经归来的高僧。2009年开始重修,历时近四载落成。寺内“八殿、两阁、一院”,建筑特色尽显盛唐风格。所有建筑以通天阁为中轴南北展开,廊院回环,尊卑有序,各安其位,相得益彰。寺外菩提圣莲广场、蟠桃胜境山门、天龙八部(须弥山)广场与通天阁一道形成了蟠桃佛教文化景区的中轴主线。
Baosheng-Tempel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圣寺历代兴废,最盛时,殿宇5000多间,僧众千人,范围几达半个镇。及至明代成化年间,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
Baotong-Tempel
宝通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49号。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420—479年),初名东山寺,已有1600余年历史。 宝通寺依山而建,寺院占地11万多平方米,有山门、圣僧桥、放生池、钟楼、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祖师殿东西花厅、念佛堂、伽蓝殿、方丈室及禅堂,寺后方有洪山宝塔。是三楚第一佛地,是武汉市著名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寺院。
Baozhongting-Yimin-Tempel
褒忠亭义民庙,又名新埔枋寮褒忠义民庙,是位于台湾新竹县新埔镇下寮里的义民庙,乃因林爽文事件而建,初期仅为四姓首事祭祀的小庙,后逐渐扩大,轮值圈涵盖桃园、新竹,也成为台湾日治时期最富有的台湾庙宇。今日的建筑列为县定古迹,而祭祀登录县定无形文化资产及国家重要民俗,和六堆忠义亭并列台湾客家人两大义民信仰之地。
Baogong-Ahnentempel
开封包公祠位于开封市鼓楼区向阳路1号,是为北宋清官包拯而建的纪念场所。它是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门纪念包公的场所。
Baoshan-Tempel
宝山净寺坐落在上海宝山区罗店镇,始建于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500年历史,其间几经变迁,几度兴废,仅存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自从达法师住持寺务,边开放边建设,如今十七亩 地的范围内殿、堂、楼、阁密布,蔚为壮观,错落有致,整座寺院依树傍水,风景十分优美,构成沪上宗教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海宝山寺位于宝山区罗店镇美丽的练祁河畔,东临罗溪路,西近塘西街,是上海几大佛教寺院之一,闻名遐迩。寺院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由士绅唐月轩舍宅为寺而成,清乾隆二十七年曾经重修。
Buddhistischer Tempel von Baoyan
江苏常熟寺庙,位于虞山西麓今宝岩生态园内。江南名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初名延福禅院,五代十国时期,高僧希辩复兴禅院,吴越国王钱俶施金五百两,建佛塔于院内。北宋端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诏赐《急就章》、《逍遥咏》、《太平圣惠方》等御制经卷入寺。天禧年间,宋真宗赐额“宝岩禅院”。天圣年间,宋仁宗又特赐铜铸之天齐仁圣帝像于禅院供奉。明清以来禅院屡有兴废,1999年重建,古寺新姿,更显光辉。现隐身于山湾深处的宝岩寺,既是四方信徒进香朝拜的宗教圣地,也是宾客游人探幽悟道的所在。
Beihai-Park/Nordmeer-Park
北海公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城区的中偏北部,故宫和景山的西北侧,始建于宋辽金时代,是世界上现存建园时间最早的皇家宫苑。北海的布局以琼华岛为主体,在岛的顶端建有标志性建筑永安寺白塔,与南岸的团城、北岸的宫苑群遥相呼应,相互借景,构成园林的南北中轴线。
Südöstlicher Eckturm der Pekinger Stadtmauer
北京城东南角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东大街9号。建成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明清时北京内城除了九座城门建城楼、瓮城、箭楼外,为加强防御能力,于城四角各建箭楼一座,名曰城角箭楼,简称角楼。此处角楼是北京唯一保留下来的城东南的角楼。北京城东南角楼建于突出城墙的方形台座上,台高12米、底边长39.45米、上边长15米、楼高17米,建筑面积701.3平方米。楼沿城台外缘转角建起,平面呈曲尺形,四面砖垣,重檐歇山顶。两条大脊于转角处相交成十字,灰筒瓦绿琉璃剪边,绿琉璃列脊饰兽头。楼体外侧辟箭窗,上檐一排,下檐三排,共计144孔。楼体内侧随主楼各出抱厦,亦相连成转角房,辟二门。一西向,一北向,门上设直棱窗。楼内金柱二十根,支撑梁架,设射孔,铺设楼板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