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Catalog 往日岁月

Zeng Guofans Familienbriefe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卷一(1840——1852)

曾国藩自1840年得授翰林院检讨,到1849年已经升任礼部侍郎,十年七迁,跃升十级。成为二品大员。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回思善化馆中同车出入,万顺店中徒步过从,疏野之性,肮脏之貎,不特仆不自意其速化至此,即知好三数人,亦不敢为此不近人情之称许。”可见,曾国藩有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味道。

卷二(1853——1866)

1853年1月(咸丰三年),被太平天国搞得焦头烂额、心急如焚的咸丰帝,情急之下诏令曾国藩办理团练,任命曾国藩为湖南团练大臣。历史又一次给了曾国藩展示才能的机会。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曾国藩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1854年(咸丰四年)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发布《讨粤匪檄》。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1865年5月26日,接上谕:率军赴山东剿捻。

卷三(1867——1872)

1867年(同治六年)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1872年(同治十一年)2月27日,曾国藩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遣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1870年(同治九年)6月,天津教案发生,“忠君”与“贵民”两种观念又一次将他夹在了中间。对天津教案的处置引发了轩然大波,让曾国藩“积年清望几于扫地以尽”,这也成为其一生憾事。两年后,曾国藩去世。朝廷闻讯,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Pflücke Wasserkastanien
1976年的江浙地区,由外国摄影人Paolo Koch拍摄,在江南的一处藕塘里,女社员们划着木盆船,在水面上摘取菱角,双手成为船桨,盆又能装菱角,谱写了江南水乡自古而来的采菱曲。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Baumwolle pflücken/Picking cotton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Vertrag von Chanyuan
澶渊之盟,指北宋与契丹(辽朝)之间于公元1005年(宋真宗景德二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三年),双方在澶州(古称澶渊郡,今河南省濮阳市)订立的和约,条约所确定的宋辽两国边界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边界。 在澶渊之盟之后,庆历年间,进一步提高了岁币金额,详见“重熙增币”。

澶渊之盟,指北宋契丹(辽朝)之间于公元1005年(宋真宗景德二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三年),双方在澶州(古称澶渊郡,今河南省濮阳市)订立的和约,条约所确定的宋辽两国边界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边界[1]

在澶渊之盟之后,庆历年间,进一步提高了岁币金额,详见“重熙增币”。

Der Vertrag von Chanyuan (vereinfachtes Chinesisch: 澶渊之盟; traditionelles Chinesisch: 澶淵之盟; Pinyin: Chányuān Zhī Méng) wurde 1005 zwischen der Nördlichen Song-Dynastie und der Liao-Dynastie unterzeichnet und markierte einen Wendepunkt in der chinesischen Geschichte und in den Beziehungen zwischen den beiden Dynastien. Der Vertrag legte den Grundstein für etwa ein Jahrhundert relativen Friedens zwischen den beiden Großmächten, der bis zur Bildung der Allianz auf See zwischen der Nördlichen Song-Dynastie und der von den Jurchen geführten Jin-Dynastie im frühen 12. Jahrhundert andauerte. Das diplomatische Rahmenwerk, das den Frieden sicherte, wurde in ganz Ostasien bis zur Gründung des Mongolischen Reiches im 13. Jahrhundert nachgeahmt.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Ausstellungshallenstraße
1954年,北京展览馆路。远处是新落成的苏联展览馆/北京展览馆。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Kampfpause
1987年1月柳军摄于云南老山前线。柳军 著名军事摄影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 原《解放军画报》社社长; 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届艺术摄影委员会主任; 5次荣立二等功(1次二等战功)、 3次荣立三等功。 代表作品有《如此父母官》《不要忘记他们》《雪域亲情》《力量之源》《习主席九·三大阅兵》等。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Hauptwährung de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770 V. CHR. - 221 V. CHR. 春秋战国钱币基本有布币体系、刀币体系、圆钱体系、楚币体系。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Bekämpfe die Wellen
1976年一位日本摄影师,上海,上海京剧团正排演革命现代戏《战海浪》。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Zhang Side
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男,四川仪陇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年,张思德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被选为农场副队长。9月5日中午由于窑洞塌方,张思德、石仓、王玉森三人均被埋在窑洞中。石仓、王玉森二人被挖出获救,张思德被埋在窑洞中身亡。 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参加了追悼会,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话,高度赞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assets/contentimages/Zhang20Si20De20.jpg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Zhang Zhixin
张志新(1930年12月5日—1975年4月4日),天津人,文化大革命受难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1975年4月4日被辽宁省革命委员会经过公开审判后处死,1979年被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平反,中共辽宁省委追认她为革命烈士后开始闻名中国。烈士的母亲在墓碑上题词:“探求真理,贵在实践,忠骨毁灭,浩气长存”。有的同志当场献词,恸悼张志新烈士。

Zhang Zhixin , Kritikerin der Idealisierung Maos und der Ultra-Linken in 天津 Tianjin († 4.4.1975 nach 6 Jahren Haft als Opfer der Kulturrevolution hingerichtet)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Zhang Boqing Residenz
张伯卿公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镀溪街青杠林路2号,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历时3年,耗白银4万两,系原贡井籍官绅张伯卿的私人宅邸。公馆建筑面积1148平方米,以雕花石柱隔以层次,廊檐、柱础、屋顶、楼拦皆雕塑人物、动物、花草等图案。主楼是一幢二层外肮式砖结构欧式建筑,建筑工艺十分考究,主体采用纵横墙承重及木楼屋架、擦条承重,墙壁及望板饰有花、草、鱼、果等灰塑小品,内走廊以圆柱、方柱支撑。楼房布局典雅,装饰华丽,横开雕花木窗,既具有装饰性,又采光通气。门前为石砌月台,起观景台之作用。张伯卿公馆设计中揉进了东西方多种建筑基因并进行了变形,成为“协同自然、中西合壁”的建筑经典,是川南地区近代建筑中现存的最具有西洋特征的一处宅院建筑,是民居公馆中不多见的中西合壁、文化共融的建筑精品。

张伯卿公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镀溪街青杠林路2号,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历时3年,耗白银4万两,系原贡井籍官绅张伯卿的私人宅邸。公馆建筑面积1148平方米,以雕花石柱隔以层次,廊檐、柱础、屋顶、楼拦皆雕塑人物、动物、花草等图案。主楼是一幢二层外肮式砖结构欧式建筑,建筑工艺十分考究,主体采用纵横墙承重及木楼屋架、擦条承重,墙壁及望板饰有花、草、鱼、果等灰塑小品,内走廊以圆柱、方柱支撑。楼房布局典雅,装饰华丽,横开雕花木窗,既具有装饰性,又采光通气。门前为石砌月台,起观景台之作用。张伯卿公馆设计中揉进了东西方多种建筑基因并进行了变形,成为“协同自然、中西合壁”的建筑经典,是川南地区近代建筑中现存的最具有西洋特征的一处宅院建筑,是民居公馆中不多见的中西合壁、文化共融的建筑精品。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Zhang Guotao
张国焘(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字恺荫,又名特立,江西萍乡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是八一南昌起义主要发起人之一。张国焘在中共党内资历很深,长征后他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的实力在中央红军之上。1932年进入鄂豫皖苏区,成为根据地事实上的领导者。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懋功会师后,反对中央北上的决定,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
张国焘左,毛泽东右

张国焘(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恺荫,又名特立江西萍乡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是八一南昌起义主要发起人之一。张国焘在中共党内资历很深,长征后他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的实力在中央红军之上。1932年进入鄂豫皖苏区,成为根据地事实上的领导者。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懋功会师后,反对中央北上的决定,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

1936年,彭德怀用计,取代张国焘,控制红四方面军。1937年3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受到批判。1938年4月初,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中国国民党。4月18日被开除党籍。不久加入军统从事反共特务活动。1948年6月在上海创办《创进》周刊,同年11月去台湾。1949年转居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多伦多。

Zhang Guotao (chinesisch 張國燾 / 张国焘, Pinyin Zhāng GuótāoW.-G. Chang Kuo-t'ao; * 26. November 1897 in Pingxiang; † 3. Dezember 1979 in Toronto) war einer der ersten Führer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Chinas und militärischer Führer während des Chinesischen Bürgerkriegs. Er war innerparteilicher Konkurrent Mao Zedongs. Nachdem er diesem im Machtkampf unterlegen war, lief er zur Kuomintang über und ging schließlich nach Kanada ins Exil.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