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Gelbes Flussdrachentor
黄河龙门是黄河的咽喉,位于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与陕西韩城市交接的黄河峡谷窄处。此处两面大山,黄河夹中,河宽不足40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一泻千里。传说这里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称禹门。人们所说的“鲤鱼跳龙门”就是指这里。黄河流经此地,破山峦而径出,泻千里而东流,据《名山记》载:黄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两岸均悬崖断壁,唯“神龙”可越,故名“龙门”。龙门相传为大禹治水所凿。
Jiwang-Tempel
稷山稷王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始建于元朝,清宣宗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建,占地面积4100平方米。稷王庙是奉祀中华农业始祖后稷的庙宇,它融琉璃、木刻和石雕三者艺术为一体,堪称“三绝”,其内容丰富、雕技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正殿的浮雕蟠龙,怒目圆睁,吞云吐雾,祥气横溢。献殿的琉璃彩瓦,色彩艳丽,充满生气。
Jin-Dynastie
金朝,国号大金(女真文:女真文中的“大金” /amba-an antʃu-un/[4];满语:ᠠᡳ᠌᠋ᠰᡳᠨ ᡤᡠᡵᡠᠨ,转写:aisin gurun;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人建立的一个朝代。女真人源自靺鞨,分支自高丽,原为辽朝的藩属,女真人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定鼎立国。大金立国后,与北宋定“海上之盟”向辽朝宣战,于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随即撕毁与北宋之约,两次南下中原,于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时,领有华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以北的华东地区,使南宋、西夏与漠北塔塔儿、克烈等政权和部落臣服而称霸东亚。金朝占据华北中原地区,以中国正统王朝自居,并逐渐以此为政权中心。因其灭北宋,金朝从意识形态上认为宋朝正朔已亡,不承认南宋为正统,并根据五德终始,五行相生的原则选取生自宋朝“火”德的“土”德为王朝德运。
Jincheng
晋城市,中国山西省下辖地级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境居于晋城盆地,四周群山环绕,中部相对平坦,丹河与沁河纵流全市,因春秋末年迁晋静公到此而得名,总面积约9490平方千米,是山西省东南门户。晋城市历史悠久,上世纪出土高都、塔水河、下川等史前遗址。东晋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全市文物古迹众多,代表景点有冶底岱庙、青莲寺、开化寺、程颢书院、柳氏民居、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羊头山石窟、析城山、王莽岭等。晋城市古为煤铁之乡。是战国“阳阿古剑”产地,所产泽州铁器、兰花炭质地优良 。晋城市现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城区 县级市:高平市 县: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
Jin-Kaufleute/Shanxi merchants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晋商发展到清代,已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世界经济史学界把他们和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一时期,晋商雄居中华,饮誉欧亚,辉煌业绩中外瞩目。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晋商称雄过程中,晋商一共树有3座丰碑,那就是驼帮、船帮和票号。晋商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和“团结”的商帮政策。
Jinzhong
晋中市,中国山西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晋中市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百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留有百余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许多名人名臣出生于此。明清时期,晋中商人创造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的奇迹,以“货通天下、汇通天下、富甲天下、诚信天下、家国天下”著称,也孕育了弥足珍贵的太行精神。晋中属太原都市核心区、山西中部城市群组成部分、山西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市城区紧靠省会太原,与太原形成“三纵十横”路网体系。晋中市现辖2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榆次区、太谷区 县级市:介休市 县: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