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Catalog Jiangsu Sheng-JS

Jia Wang
贾汪区,江苏省徐州市辖区,位于徐州市东北部,东与邳州市接壤,南部、西北部与铜山区毗连,北与山东省枣庄市相邻,总面积612.13平方千米。贾汪区历史悠久,远在商周之前就有人类定居。 明万历年间,水盛草丰,东北有泉汇而成汪,贾汪称泉城。临汪而居,因贾姓人多,故称“贾家汪”。贾汪区,是徐州的物流、商贸、生态、旅游中心,徐州特大城市的核心区之一。
Jianhu
建湖县,江苏省盐城市辖县,位于盐城市中西部,东枕204国道,西襟射阳湖,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季风盛行,冬季较冷,总面积1157.07平方千米。建湖县域原是古淮夷地一部分,春秋初属吴国,后属越国,战国时属楚国。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县境东部仍属盐城县,西部划属新立左乡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盐城县划县分治,成立建阳县。 建湖县是“中国淮剧之乡”“中国杂技之乡”,建湖杂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淮剧小镇获评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建湖县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 近湖街道、​钟庄街道、​塘河街道、​建阳镇、​九龙口镇、​恒济镇、​颜单镇、​沿河镇、​芦沟镇、​庆丰镇、​上冈镇、​冈西镇、​宝塔镇和​高作镇。
Neuer Stadtbezirk Jiangbei
Jianghuai-Mandarin
江淮官话(Jiang–Huai Mandarin),过去也称下江官话(Lower Yangtze Mandarin),是官话分支之一。 江淮官话分布在江苏省大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局部及其它个别省份的方言岛,使用人口为7000多万,主体分布于江苏、安徽两省的江淮地区。 江淮官话自东向西分为江淮官话泰如片(通泰片)、洪巢片、黄孝片(包括竹柞片),其中以洪巢片人口占绝大多数。江淮官话,又称宁白、下江官话、下江话、江淮话、江北话、淮语,是南方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话在词汇、音韵、语法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较大差异,最大特色就是江淮官话完全保留了入声系统,其他官话几乎完全失去入声。 由于江淮官话含有入声,和中古音传承明显,所以其中分尖团、分平翘的南京官话清末之前一直是官话标准音。清末以后,从政治角度而不是语言学角度,逐渐以北京话为现代标准汉语之基础,北京官话被当作官话典范,于是有汉语言学者认为江淮话应该和晋语一样独立出官话,和吴语、粤语等为同层级。 江淮话的使用者约有7000多万。
Jiangnan-Prüfungshalle/Jiangnan Examination Hall/kaiserliche Prüfungssaal
江南贡院或称金陵贡院,位于南京城南秦淮河边,毗邻夫子庙。初为明朝景泰年间始建的应天府乡试贡院,清代沿用,为江南省贡院。江南分省后,为江苏、安徽两省共用乡试贡院。是中国古代建筑面积最大的科举考场。
Jiangnanhao/Guter Jiangnan/Good Jiangnan
《江南好》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速,由三段旋律构成,优美婉转的旋律似乎让听者能感受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春雨绵绵、杨柳依依,使人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乐曲的第二部分由三段组成,速度由慢渐快,旋律轻快跳跃,清脆的竹笛声好像让听众从眼前优美的景色中惊醒,发现江南不仅有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的淳朴与豪放,逐渐欢快的情绪使听众深受感染,最后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全曲。
Ensemblespiel auf traditionellen chinesischen Musikinstrumenten(Saiten- und Blasinstrumente)
江南丝竹指流行于长江下游以上海为中心地区(包括苏南、浙西)的器乐作品。“丝”是形容用丝做弦的弦乐器,如二胡、琵琶等;“竹”是形容用竹做的管乐器,如笛子、箫等。除此之外,常用的乐器还包括扬琴、三弦、笙、鼓、板等。 江南丝竹曲调悠闲缠绵,秀雅悠扬,风格典雅华丽,其传统技法强调“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笛子和北方短而高亢的“梆笛”不同,是长的“曲笛”(或者用较细的丝竹笛),吹奏的乐声绵软,和二胡等乐器配合非常和谐。著名的曲目有《三六》、《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行街》、《四和如意》、《云庆》、《欢乐歌》、《中花六板》,号称“八大名曲”。
Jiangning-Weben
江宁织造是明清两朝在南京设局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的皇商,三大织造作为皇商,共同经营江南地区的丝绸产业。 江宁织造是内务府设在南京的机构,负责办理绸缎服装并采买各种御用物品。江宁织造是为宫中供应织品和绸缎的皇商,明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仍旧。顺治时曾由户部差人管理,旋仍归宦官之十三衙门,每年派人。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久任。衔名初称“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后改为“江宁织造郎中”(或员外郎)。因江宁织造多由皇帝亲信的八旗人内务府大臣担任,称为“江宁织造部院”,其地位仅次于两江总督,更受皇帝的信任,能直接向清政府提供江南地区的各种情报,所以权势显赫。
Jiangning-Webereiamt
江宁织造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大行宫地区,是清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清朝康熙皇帝6次下江南,有5次就住在江宁织造府内。这里的地名大行宫的称呼即由于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在此住过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曹雪芹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就诞生在江宁织造府内。 江宁织造是内务府设在南京的机构,负责办理绸缎服装并采买各种御用物品,属于皇商衙门。2009年,江宁织造博物馆建设完成,内设曹雪芹诞生处、曹雪芹故居陈列馆和现场织造南京云锦博物馆,专门研究文学巨著《红楼梦》的红楼梦文学馆也将设在其中。
Jiangsu Wirtschaftsgürtel am Yangtze-Fluss/Jiangsu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江苏沿江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泰州、南通八市,未来将整合成沿江城市带、跨江城市群。
Nationales Elk-Naturschutzgebiet von Jiangsu Dafeng/Jiangsu Dafeng Elk National Nature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