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isch — Deutsch
Catalog Qinghai Sheng-QH

Provinz Qinghai
青海省(英文名:Qinghai province),简称“青”,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下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 总面积722300平方千米, 省会是西宁市。 2024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93万人。 居住着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 常用语言为汉语、藏语、蒙古语、撒拉语等。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各大地质构造单元的接合部, 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地貌类型以平原、山地为主,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 境内的青海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 数万年以前,古人类就在青海繁衍生息。商代到周秦时,青海称为“西戎氏羌地”。汉代,汉武帝在青海设立临羌县和破羌县。唐代,青海为吐蕃所辖。青海省现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下设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25个县、7个自治县。 地级市:西宁市、海东市 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Volksregierung der Provinz Qinghai/People´s Government of Qinghai Province
Qingshuihe-Eisenbahnbrücke
11.4KM 开通 2006 清水河大桥位于青海省曲麻莱县,是青藏铁路线上最长的桥梁,全长11.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清水河大桥位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青藏线上最长的以桥代路的特大桥,修筑此桥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野生动物穿越青藏铁路提供通道,被誉为是“环保桥”。春夏季,成群迁徙的藏羚羊便可以通过此桥。
Reba-Tanz
热巴舞,流传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的藏族集聚地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关于热巴舞的起源,有观点认为:“热巴舞起源于公元11世纪,是由藏传佛教大师米拉日巴创造”。热巴舞的动作技术特征多为:“曲背、弓腰、摆手、转身、转胯、弯膝、蹲步、踢腿”。对男子的身体素质力量要求较高,主要体现为“肌肉强健有力、四肢灵活多变”,而对女子的身体灵活性要求更高,主要体现为“上肢舒展大方、下肢灵活协调”。
Maulid an-Nabī
圣纪节(阿拉伯语:مولد النبي‎,al-Mawlid an-Nabī)是伊斯兰教个重要节日,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个诞辰日,但逊尼派搭什叶派纪念圣纪节个日脚弗同:逊尼派个圣纪节是伊斯兰历3月12号,什叶派是3月17号。
Seidenstraße
丝绸之路(德语:Seidenstraße;英语:Silk Road),常简称为丝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于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但实际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 “路”,而是一个穿越山川沙漠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并且丝绸也只是货物中的一种。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于前5世纪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Buttertee
酥油茶(藏语:ཇ་བསྲུབས་མ་,威利转写:ja-bsrubs-ma,藏语拼音:Qasubma)是西藏的特色茶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藏族人民视茶为神之物,从历代“赞普”至寺庙喇嘛,从土司到普通百姓,因其食物结构中,乳肉类占很大比重,而蔬菜、水果较少,故藏民以茶佐食,餐餐必不可少。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Butterlampe/དཀར་མེ་/Butter lamp
藏传佛教中,酥油灯是供奉神明时不可缺少的法器之一。使用酥油作为燃烧源的油灯就是酥油灯。 西藏的寺院里最常见的莫过于那一盏盏长明的酥油灯。酥油灯在藏传佛教信徒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信徒们的精神之灯。 除了在寺院,在藏族人家中,也能看到长明不灭的酥油灯。无论是家中举行念经法事,还是为逝者作祭祀活动,都要点上几盏或上百盏酥油灯。 在佛前供一盏酥油灯,可以祈愿老人健康长寿,儿女吉祥平安,家庭幸福快乐;可以将世间变为火把,使火的慧光永不受阻,可以排除障视和愚昧之黑暗,获得智慧之心,使在世间永不迷茫于黑暗。
Kumbum Champa Ling
塔尔寺(藏文:སྐུ་འབུམ་བྱམས་པ་གླིང་,威利:sku-'bum byams-pa gling),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塔尔寺位于藏族称为安多的文化地区。
Die vier großen Dharma-Versammlungen des Taer-Klosters/The Four Great Festivals of Tar Temple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因此在青海有很多的民间节日、民俗活动。从过去到现在,青海的民俗活动、民族节日都展现着它独有的特色。 塔尔寺四大法会 塔尔寺法会的相关礼仪节庆活动,内容包括供养三宝,沐浴佛恩,展献酥油花,晒大佛,演示法王舞和花架音乐,顶礼佛宝等民俗活动,其中正月十五的酥油花供展最为著名。 塔尔寺每年举行四次祈愿会,当地的僧俗群众俗称为“四大观景”。因为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是佛教的斋月,在这4个月中塔尔寺都有传统的供养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