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Tang-Dynastie
618 - 907 唐朝(618年6月18日-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907年5月12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国祚289年,22位皇帝。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朝由唐高祖李渊所建立的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统一的强大帝国,与隋朝合称隋唐。唐朝皇室出身关陇集团,其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隋朝时李渊为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在隋末民变爆发后出兵入关中以争夺天下,于618年受隋恭帝杨侑禅位建国唐朝,在唐朝统一战争中赢得胜利,统一天下。唐朝首都主要是长安(今陕西西安)和洛阳、东都洛阳,是长安之外的另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后设立北都太原与其他陪都。
TianYouDe-Qingke-Schnaps
天佑德青稞酒,源自高原净土的馈赠。其原料青稞,在蓝天白云下茁壮成长,赋予了酒液纯净与天然。其他的酒的原料可能有高粱,有大米、有玉米,有小麦,而青稞酒它是纯粹的只有青稞,包括它的制曲也是青稞做的。 在这里,古老工艺“清蒸清烧四次清”被代代传承。春酿柔顺、夏酿醇厚,秋酿净爽,冬酿绵甜。那一个个陶坛,似岁月的容器,盛着时光沉淀的芬芳。匠人秉持着“顺天应时”的信念,遵循四季之韵律,将自然的精华与匠心,一同酿进那一杯杯青稞酒中,让每一滴酒都散发着古朴而醇厚的韵味,宛如一首从历史长河中流淌出的诗篇,香飘四海,醉了人间岁月。
Tibetische Monarchie
吐蕃(藏语:བོད་ཆེན་པོ།,威利转写:bod chen po,THL:Bö Chenpo,拉萨话:/pʰøʔ˩˧˨ ʨʰẽ˥ po˥˧/,意为“大蕃”),又称吐蕃王国、吐蕃帝国,是7世纪初到9世纪中叶存在于青藏高原的藏人帝国,由松赞干布到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鼎盛时期疆域囊括今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康巴地区,天山以南新疆和云南西北部、不丹全境,以及中亚、尼泊尔和印度北部部分地区。
Nordwestchina
西北地区(Northwestern China),是中国内陆的一个区域,在行政区划、区域地理、气象术语3个领域中分别指代不同的区域。 行政区划中的西北地区,常被称为“西北五省”或“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304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土地面积的32%。 区域地理中的西北地区,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西。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甘肃省西北部。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4.3%。 气象术语中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包括阴山山脉,黄土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祁连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等。
Dongguan-Moschee von Xining
东关清真寺是一座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大街东大街路南一侧[1]的清真寺,总面积11940平方米,礼拜堂面积1102平方米。它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外部有许多白色的拱,有着一绿一白的屋顶和两座很高的宣礼塔。
Xining
西宁,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通讯中心和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也是中央军委西宁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等荣誉称号。
Xining Shi
西宁市,古称鄯州、西平郡、青唐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省会,位于青海省东部。市境东邻海东市,西北达海北州,西南界海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北依达坂山,南邻拉脊山,西靠日月山,四周丘陵环抱。湟水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于市区汇合。西宁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必经之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全市总面积7,607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城中区南关街43号。西宁市下辖5个市辖区、1个县、1个自治县。 市辖区: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湟中区 县:湟源县 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西宁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国家级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湖新区、城南新区。
Westliche Xia-Dynastie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 。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 唐末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封五州之地。党项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政权与北宋。五州之地被北宋并吞后,李继迁出走创业,990年被辽朝封为夏国王。 陆续占领河西走廊诸州。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毅宗到崇宗时期,大权掌握在梁氏母党手中。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金朝崛起后,西夏改臣服金朝。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 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西夏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